朱敦尧,武汉大学硕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和博士后,武汉光庭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获2009年中央组织部“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称号。
光庭信息(301221.SZ)被称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第一股”,是“软件定义汽车”行业变革的引领者和汽车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软件领域的头部企业,荣获“湖北最佳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称号。
助力汽车产业与IT产业融合
随着汽车对导航地图的需求大增,朱敦尧等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看到了发展机遇。比尔·盖茨提出,要为每一辆车装上一台电脑。彼时还在日本微软公司工作的朱敦尧受此启发,立志要帮助汽车产业与IT产业融合。
2003年,光庭导航数据(武汉)有限公司成立。光庭的英文是“KOTEI”,代表的是Kingdom(软件王国)、Software(汽车软件)、Technology(科技)、Experience(体验)、Intelligence(智能),彰显了公司“技术立业、管理强业、创新兴业”的发展理念。而光庭信息的核心定位就是,通过“超级软件工场”助推车厂数字化转型,与车厂协同创新。朱敦尧认为,现在没有哪一家企业能把所有的技术都做好,因为今后汽车的产业链和生态会不断地快速演化。
目前,光庭信息在智能座舱、智能电控、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移动地图数据服务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行业竞争力,产品和服务得到了日本电产、延锋伟世通、佛吉亚歌乐、马瑞利、安波福、麦格纳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
开放合作才能做大
回顾创业至今的历程,朱敦尧深感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上汽创投、吉林汽车创投、银河吉星均在光庭信息发展的早期入股。朱敦尧称,这说明他们很早就看到,公司未来将在汽车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再高大的树木,如果周围没有小草、丛林的保护,台风来了也扛不住。”朱敦尧认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汽车产业要关注的是,如何在一家主机厂的汽车产业链上形成5到10家世界500强企业,构建一个强大的生态链。
相比传统汽车产业的梯次级生态,现在的汽车产业朝着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各方平等的网状生态。因此,未来的汽车产业链将以用户为中心,车厂通过数字化转型,与芯片商、软件商、互联网公司携手打造新生态和新价值链。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这意味着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
用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实质是软件定义汽车体验,实现汽车从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的转变。朱敦尧指出:“汽车工业进入大变革时期,深刻的产业转型意味着数字化将赋能汽车工业,从而让汽车更懂人。”
朱敦尧表示,为适应汽车电子软件开发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满足软件开发复杂性和高质量要求,光庭信息首创“超级软件工场”。通过标准化的开发流程、可重复利用的代码组件、持续迭代的开发工艺,以及依托开发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光庭信息已实现软件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开发,最大限度地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有效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汽车软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传承过去的能力,而不是纯粹做AI算法。”朱敦尧认为,智能化就是要利用过去的经验、知识,形成相应的学习机制去自动匹配、挖掘、演绎,在原有积累和储备的基础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超级软件工场”基于公司多年的积淀,将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附件下载
下一篇: 向家宁:用最快的速度做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