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鹰:让水更清更净
发布日期:2023-08-29 11:39|文章来源:市侨联

江鹰,日本东京大学农业化学系博士,武汉江城泽源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大学教授,重庆大学客座教授,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广西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促进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环境保护、湖泊河流治理规划和水质净化技术研发工作发明的防土壤堵塞的高度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破解土壤法处理污水出现堵塞机理并获得国际发明专利的技术,该技术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污水处理技术,获得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厕所革命推进十大人物”奖;发明的自然循环碳系载体生物滤池技术广泛应用于河流与黑臭水体治理、湖泊治理和景观水体治理治理,被誉为最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道法自然创新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技术奖。

让土壤变为净化污水的神器

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开发的一种利用土壤来净化污水的技术传入到日本,该技术的名字叫土壤渗滤净化污水技术。该技术有一大致命缺点——使用一段时间后,土壤孔隙被堵塞,土壤的透水性慢慢降低,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也逐渐降低,最后导致整个土壤设施失去净化功能。江鹰到日本留学时,“攻克土壤处理污水出现堵塞”的世界难题成了他在东京大学的研究课题。

江鹰从查明堵塞的位置入手开始研究。在松本教授的指导下,江鹰独创研发了生物荧光土壤薄片制造技术。又经过长达三年的研究,江鹰对土壤发生堵塞的临界条件、土壤氧气浓度与土壤堵塞之间的关系、不同种类土壤通气通水的特性和要求、土壤发生堵塞后的修复手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和工艺手段,土壤堵塞的问题不但可以预防,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对已经发生堵塞的土壤还可以进行修复。江鹰的第一篇论文一发表,就在土壤处理污水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土壤处理污水出现堵塞的世界难题终于被破解了!江鹰的博士课程还没有完成,就受日本企业的邀请,到现场考察和解决土壤堵塞问题。

江鹰作为企业的特别研究员,在东京大学继续该课题的研究,把原来防止土壤堵塞的实验装置研发为能在实际工程上应用的装置。经历三年多的研究后,江鹰又研发出一套可以防止土壤处理污水发生堵塞的系统装置,命名为“防堵塞土壤生物膜处理污水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顺利通过了日本政府非常严格的评审和认定,被当时日本污水处理界称为“污水处理技术之革命”,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使用。2012年,江鹰把该技术从日本引进中国。

2016年,江鹰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中国厕所革命十大人物”,入选理由是——破解土壤法处理厕所污水堵塞难题第一人。对江鹰本人而言,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用自己的技术和劳动为祖国的山清水秀作出贡献,江鹰正在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

让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无处可遁

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开始在全国蔓延,武汉作为疫情暴发的中心,情况尤为严重。江鹰自愿留守武汉,与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一起抗疫。长期从事环保工作的江鹰深知这一场战役的艰巨性,深知在战役关键时刻及时采取一些积极措施的重要性。于是在武汉封城的第十天,江鹰给武汉市政府写了第一个建议——“关于采取抗新型肺炎病毒措施的一些感受和建议”,提出缓解武汉封城对人民群众生活产生的影响的建议与措施。武汉封城的第十五天,江鹰给武汉市政府写了第二个建议——“关于抗击新冠肺炎武汉封城隔离后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武汉封城的第二十天,江鹰写了第三个建议——“尽快检测下水道污泥是否有活性新型肺炎病毒以及其相应的活性载体的建议”,建议做好下水管道的消毒和检测工作,尽快对疫情严重地区的下水道进行水质检测并进行消毒。

江鹰的第三个建议提交后的第三天(2月14日),武汉市开始对疫情严重的医院和隔离区的下水管道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消毒和水质检测工作。武汉市的下水道消毒及水质检测工作被分发到各区,武昌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也接到了任务,他们首先找到了江鹰的团队,请求帮忙进行36个隔离点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洗澡水的消杀和检测。江鹰深知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病毒污染最严重的地点从事这个工作风险指数有多高,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没提任何条件,立马答应了监测站的请求。

当天晚上,江鹰组织公司在汉人员讨论消杀及监测工作的实施方案,从2月14日开始直至3月13日,从接受任务到方舱医院休舱排水工作完成,共历时28天。尽管每一天大家都处在紧张和辛劳的状态,但是在每天晚上的例行工作总结会上,看到当天水质达标的测试结果,确认方舱医院的排水中病毒得到控制,确信武汉市下水道的安全时,大家都如释重负,深感自豪。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鹰受邀登上观礼台,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国庆庆典,20年前他是留学生代表,10年前他是海外环保专家,而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归国华侨。30年,身份变了,但让祖国青山常在,碧水长流,他,初心不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