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侨聚光谷 联通四海”——生物医药创新与发展主题沙龙活动在光谷生物城成功举办,人福医药、兰丁股份、宏韧生物、鼎康、中美华世通、友芝友等20余位侨企代表参会。本次活动在武汉市侨联和东湖高新区侨联指导下,由光谷生物城侨联分会主办,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贺海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沙龙活动,目的在于凝聚侨智侨力,搭建交流共享平台,聚焦科技前沿,共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我们将努力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全力构筑“投融朋友圈”,同时积极谋划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保障,支持大家在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成就梦想。希望大家借助侨联这个“桥梁”和“纽带”,更广泛地链接海内外资源,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光谷生物城侨联分会主席、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宏梁表示,期待通过光谷生物城归侨与海归群体间的深度互动与紧密合作,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光谷生物城的经济繁荣。随后,20余位侨企代表依次介绍自己海外留学经历、公司业务合作需求,分享各自的学习、生活及创业之路的感悟。
兰丁股份董事长孙小蓉分享:“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考生,读完本硕后留学海外,后来带着加拿大肿瘤研究所的科研产品回国。通过多年的摸索,我意识到,科研不能只在学校做,必须要有一个产业支撑,要有大量数据证明,科研项目才能落地。中国的数据体量庞大,平台已经很成熟,加上政府的支持,所以兰丁才能走到今天……”
在互动交流环节,侨企代表围绕产品出海交流、技术或服务出海交流、创新药立项、改良新药和差异化仿制药的发展趋势展开深度研讨,碰撞思想火花,现场气氛热烈。
中美华世通董事长张发明表示,在创新药领域中国已经是全球生物医药前临床种子的提供地,今年从一季度至今,全球的License in 47% 的项目从中国引进,但创新药企业存活率不高,如果不出海,就算在国内做到第一也是不行的。鼎康生物首席技术官郑子荣指出,目前国内生物药大分子、抗体、蛋白类市场趋于饱和、产能过剩,CDMO出海是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出海方式。友芝友CSO胡燎原分享了创新药立项需要考虑的问题——即科学可行性、临床必要性和商业化可行性,并针对这几个问题展开了论述。武汉久安药业董事长何凯峰提出,改良新药要建立在临床没有满足的前提和需求下去做改良,并提出站在医保谈判的角度去做立项,体现临床价值。
此次活动为光谷生物城内的归侨、海归、科学家和企业家们搭建了开放、自由、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未来,光谷生物城侨联分会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发挥资源集合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协调解决侨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助力东湖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