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侨联要闻
11家企业荣获侨界“科创之星”称号
发布日期:2024-04-03 14:53|文章来源:市侨联

4月2日,市侨联举行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会上宣读《关于对武汉市侨界“科创之星”企业授牌的决定》,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侨资企业获此称号。

近年来,我市侨资企业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资源丰富、人才荟萃的优势,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号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武汉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上,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徐祥忠介绍了评选侨界“科创之星”的标准、初衷及目的,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企业研发创新和经济实力的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设置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成长性、行业影响力和附加分等5个方面,旨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侨资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侨资企业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同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评选和授牌工作,擦亮侨界“科创之星”品牌,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这些获得荣誉的侨资企业中,他们是如何具体实践和推动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全新的创业之路来?

生物图像处理算法革新医疗


侨界“科创之星”武汉芯云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创业方向聚焦生物图像AI处理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是通过芯片定制化、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为医院、药厂、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提供极速数据服务。创始人杨涛介绍,在生物医药研发、医学诊断等领域,图像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光学显微镜是其进行科学观测的重要仪器之一,“这种高端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单台价格往往超过百万元。”例如,医生做肿瘤手术中的活检,需要使用高端显微镜,快速、精准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现在国内的高端显微镜几乎靠进口。如果一家机构想进口几台高端显微镜,供货方甚至会审核用途,时间长的可能需要1年多。”杨涛发现,国内仪器厂家如果想在硬件上突破,短期内比较难。他们团队想到,利用生物图像处理算法,将国内生产的中端显微镜产品功能,低成本实现百万级产品的效果,助力高端显微镜国产化“0到1”的突破。杨涛计划着下一步开发国产化的活细胞分析仪,拓展产品线,并积极实现在医学诊断、药物筛选等方向的产业化落地。

智慧双录助推社保卡升级


此次上榜的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让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有机衔接。公司董事长陈友斌介绍,新研发的微模式双录产品线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延伸中,与航天信息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与特征识别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联合研制推出的第三代社保卡制证设备,不仅包含了市面上没有的一些独特功能,更在设备内置了智能双录、智能质检稽核和智能影像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信息采集和签发流程的实时监管和事后稽查,借助先进的视频识别分析等AI技术,这款制证设备能够有效解决证件丢失、错领、业务合规检查等问题,为市民的隐私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电子社保卡逐步普及,‘卡、码、脸’等方式更贴合百姓使用习惯,应用场景更广、卡用户活跃度更高。”据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制定相关地方标准,以推动第三代社保卡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灯屏联动绘就江城新景


“想象一下,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建筑立面变得五彩斑斓,光影交织,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这正是灯屏联动技术的魅力所在。”此次荣获侨界“科创之星”的武汉恩倍思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显示与照明技术融合方面的突破,成为行业佼佼者。

公司董事长周伟介绍,他们团队深入研究算法和产品升级,开发出基于显示技术芯片驱动的图像联动像素灯,不仅提高了成像精度,降低了安装成本,更实现了灯与屏之间的实时互动功能。“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为市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他介绍,目前,产品和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武汉超算中心、杭州-海宁城际铁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创楼等重大项目之中。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获此殊荣,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获得侨界“科创之星”称号的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武汉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荣获武汉市侨界“科创之星”的企业名单: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华引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艾特纸塑包装有限公司

武汉芯云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恩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附件下载